欢迎访问廉政法治网网站!
 
主办单位 :《廉政》内参
党旗下,中国航天人锻造出的四大伟绩
阅读:178次 更新时间:2022-04-2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胜利;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胜利;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胜利。
  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络在一同,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络在一同,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他们发明了“两弹一星”的奇观,孕育构成了酷爱祖国、无私贡献,自给自足、艰辛斗争,鼎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肉体。“酷爱祖国、无私贡献”是“两弹一星”肉体的鲜明底色;“自给自足、艰辛斗争”是“两弹一星”肉体的立足基点;“鼎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的研制生动诠释了我国集中力气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两弹一星”肉体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忠心耿耿,反映出他们坚决的理想自自信心和崇高的肉体境地,是中国共产党人肉体谱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道路上奋勇开辟的强大肉膂力气。
  2. 载人航天肉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役、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贡献
  2003年,第一次进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幻想变为理想;
  2008年,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以本人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2016年,第一次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叩开中国空间站时期的大门;
  2021年,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艰辛创业、奋力攻关,获得了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展开跨入了国际先中止列。
  施行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宽广航天人牢记任务、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役、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贡献的载人航天肉体。“特别能吃苦”诠释了航天人酷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决自自信心;“特别能战役”诠释了航天人独立自主、勇于超越的进取认识;“特别能攻关”诠释了航天人攻坚克难、勇于登攀的品德作风;“特别能贡献”诠释了航天人恬淡名利、默默贡献的崇高质量。
  经过几代航天人斗争拼搏凝聚而成的载人航天肉体,是“两弹一星”肉体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不只是托起飞天梦的肉体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珍贵的民族肉体财富。
  3. 探月肉体:追逐幻想、勇于探求、协同攻坚、协作共赢
  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胜利,成为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
  2010年,嫦娥二号取得当时国际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
  2013年,嫦娥三号胜利落月并展开月面巡视勘察,完成我国初次对地外天体的软着陆直接探测;
  2014年,再入返回飞行实验任务圆满胜利,打破和控制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
  2019年,嫦娥四号初次完成人类航天器在月球反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月球反面与地球的中继通讯;
  2020年,嫦娥五号初次完成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从绕月拍摄到飞跃探测,从月背着陆到落月采样,探月工程六战六捷、连战连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从2004年1月我国探月工程立项开端,参与研制树立的全体人员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发明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观,孕育构成了追逐幻想、勇于探求、协同攻坚、协作共赢的探月肉体。“追逐幻想”,是探月肉体的生机源泉;“勇于探求”,是探月肉体的关键中心;“协同攻坚”,是探月肉体的基本支点;“协作共赢”,是探月肉体的时期特征。
  探月工程研制树立者身上所凝聚的探月肉体,既是航天传统肉体、“两弹一星”肉体、载人航天肉体的传承和持续,又具有鲜明的时期特征,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在新时期不时获得新辉煌的庞大动力。
  4. 新时期北斗肉体:自主创新、开放交融、众志成城、追求出色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胜利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具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度。
  自1994年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北斗人奏响了一曲大别离、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交融、众志成城、追求出色”的新时期北斗肉体。“自主创新”是北斗工程的中心价值;“开放交融”是北斗工程的世界胸襟;“众志成城”是北斗工程的制胜基因;“追求出色”是北斗工程的目的追求。
  新时期北斗肉体,是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肉体和以改造创新为中心的时期肉体在航天范畴的生动展现,是“两弹一星”肉体、载人航天肉体等科技阵线红色基因在新时期的赓续传承,是中国肉体极端鲜活、极端逼真、极具特征的细致表现,是全体北斗人执着据守的中心价值。

热点新闻

  • 1“订婚强奸案”审判长回应本案七大社会关注问题
  • 2铁骨铮 不虚生
  • 3海南周士第将军故居―新昌村
  • 男子拿母亲遗嘱欲“独占”拆迁补偿款!法院:驳回
  • 博鳌亚洲论坛 | 丁薛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道教圣地——海南定安文笔峰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开幕 潘基文周小川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李家超刘小明出席
  • 屯昌县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及将重大风险化解在县域的“终点站”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闭幕
  •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振和扩大消费行动相关工作
  • 法院确认野蛮强拆违法,镇政府拒不赔偿 ——王永利把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政府再一次告上法庭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组织非法人员 非法强拆企业导致百姓4人轻微伤害
  • 唱响反腐歌,打赢反腐战 ——《中国法律人反腐败之歌》首唱式在北京举行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组织非法人员 非法强拆企业导致百姓4人轻微伤害
  •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构筑起拒腐防变的三条防线
  • 赵品伟申诉最高法院:用虚假证据 股权被非法侵占 请求保护
  • 《廉政》内参总编辑安卫华先生出席在海南博鳌举办“第二十三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年度盛典”
  •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鉴往知来
  • 双河交汇、太极之城——旬阳再放光芒
  • 廉政法治网正式上线了
  • 版权声明:廉政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12680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