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廉政法治网网站!
 
主办单位 :《廉政》内参
新华网评:治理“社会性群殴”切忌高举轻落
 来源:新华网  阅读:182次 更新时间:2021-05-17

海报设计:查如倩

  梁 姊

  线上辱骂、线下人肉、住址被曝光、手机被打爆……近年来,当人们在信息真假难辨的网络空间自由“冲浪”、发言、讨论时,发生在网络空间的“社会性群殴”事件也越来越多。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多遭受“社会性群殴”的当事人着实无辜。问题出在哪里?

  一是部分营销号为攫取流量,对一些尚未证实的消息添油加醋。网络空间信息庞杂,难辨真伪,一些网络账号主体为博取点击量,进而从中攫取利益,不惜炮制未经证实的耸动信息。二是部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躲在屏幕后面“扔石头”,对当事人进行“网络升堂”。在社交平台的匿名性外衣下,部分网民或出于猎奇心理,或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随意转发、恶意评论,成为“社会性群殴”事件的帮凶。三是囿于溯源难、求证难、手续麻烦、效果不佳等,受害者在被网暴后会选择息事宁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一些人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

  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治理“社会性群殴”切忌高举轻落。目前,多个社交平台对于恶意造谣的账号主体已有禁言、公示等明确的处罚措施。但从十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封禁,对于违规主体的震慑力度仍然有待商榷。屡教不改、“换个马甲重新出发”等现象并不鲜见。

  治理“社会性群殴”,要做的还有很多。相关部门要推出更多较强操作性和震慑力的处置方式;社交平台应承担起自身责任,对于在禁言期结束后仍屡教不改的账号直接进行封号惩罚,坚决遏制营销号无底线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每位网民都应提升独立判断能力,对未知信源的信息保持理性和清醒,做到“未知真相,不予置评”;受害者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引导更多人提高法治自觉。

  只有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和威慑,从源头规避网民被恶意引导,才能彻底根治“社会性群殴”,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所有人远离网暴噩梦。

热点新闻

  • 1“订婚强奸案”审判长回应本案七大社会关注问题
  • 2铁骨铮 不虚生
  • 3海南周士第将军故居―新昌村
  • 男子拿母亲遗嘱欲“独占”拆迁补偿款!法院:驳回
  • 博鳌亚洲论坛 | 丁薛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道教圣地——海南定安文笔峰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开幕 潘基文周小川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李家超刘小明出席
  • 屯昌县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及将重大风险化解在县域的“终点站”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闭幕
  •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振和扩大消费行动相关工作
  • 法院确认野蛮强拆违法,镇政府拒不赔偿 ——王永利把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政府再一次告上法庭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组织非法人员 非法强拆企业导致百姓4人轻微伤害
  • 唱响反腐歌,打赢反腐战 ——《中国法律人反腐败之歌》首唱式在北京举行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组织非法人员 非法强拆企业导致百姓4人轻微伤害
  •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构筑起拒腐防变的三条防线
  • 赵品伟申诉最高法院:用虚假证据 股权被非法侵占 请求保护
  • 《廉政》内参总编辑安卫华先生出席在海南博鳌举办“第二十三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年度盛典”
  •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鉴往知来
  • 双河交汇、太极之城——旬阳再放光芒
  • 廉政法治网正式上线了
  • 版权声明:廉政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126802682